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
首页 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
索引号: K12498593/2007-00001 信息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市外侨办 发文日期: 2007-12-18
文号: 主题词:
信息名称: 市审批办2007年工作总结
内容概览: 总结2007年工作
时效: 有效

市审批办2007年工作总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8 00:00

市审批办2007年工作总结

 

以来,市审批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好中求快 全面突破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软环境二次革命契机,围绕建设一流行政服务平台目标,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招投标改革,大力推进审批中心和投投标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截止1215日,审批大厅共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8.3万件,承诺件全部按期办结,提前办结率达72%,联合审批项目318个,代办内外资项目593个,为重点企业解决问题21个;招投标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376个,交易总额32.15亿元,交易总额同比增长32%,节约国有及社会资金近3亿元。

一、今年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围绕全市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要求,积极找准目标定位,倾力打造亲商为民第一窗口,努力营造优质服务环境。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贯彻《行政许可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面上改革不断深入。一是大力清理审批事项。根据软环境动员大会的要求,我们联合市监察局、法制办在1月中旬对全市55个部门(含省属机构)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一次全面审核清理,共取消合并55个审批事项。我市当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由2000年的1118个减少到410个(含子项518个),削减率63.4%二是着力再造审批流程。按照《行政许可法》科学、规范、高效的要求,重新设计项目审批流程,并积极推进分权、放权。288个项目承诺时限得到进一步压缩,压缩总天数达2823天,在原来承诺基础上又压缩了31.6%,比法定时限压缩了43.5%,工商、城管等23个部门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间全部控制在7个工作日之内。三是全力推进审批权限下放。88个项目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即办审批事项由原来的47个增加到71个,即办审批事项占总事项的13.7%,比清理前提高了4.7个百分点。四是县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积极指导四县开展以推行部门内设机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为重点的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对保留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压缩审批环节,推动审批项目实质性进中心运作,县级审批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

2.加强协调,推进窗口工作效能不断提高。我们积极加强与进审批中心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认真落实市领导提出的项目到位、授权到位、业务骨干到位、监管到位要求。一是推进项目到位。对应进中心而未进的审批项目,督促各家推进中心办理,目前保留审批项目中除因特殊情况不要求进中心的121个项目外,承诺今年到位的67个项目已经基本到位。二是推进授权到位。相继推进了 环保局 开发处、国土局行政服务处、外经局外资处等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重点部门业务处室整建制进中心,实现了关键环节审批前移,在中心内部初步形成联审联办、现场运转、现场审批的格局,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三是推进业务骨干到位。按照素质高、业务强、作风好、服务优的标准,要求国土局、 环保局 财政局 15个部门调整或新增了窗口工作人员,在审批大厅窗口工作的业务骨干比例由 2006 年的52.58%提高到68.43%,窗口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四是推进监管到位。通过网上实时监督、承诺件台帐检查、回访、窗口服务满意度评议等形式进行过程监督。建立窗口信息双月反馈制度,加强和后方部门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完善双层监管机制。

3创新机制,推进审批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为充分发挥审批中心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我们不断创新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服务环境。一是深化三项服务工作。强化联合审批服务,以审批中心大厅服务为主体,通过多部门联合会商,主动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前跟进服务;完善审批代办服务,为全市培训300多名县区及乡镇代办员,全面提高代办水平,做好事中贴进服务;推进重点联系服务,定期回访重点项目,主动介入服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做好事后跟踪服务。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门前公交站亭搬迁问题,原来需要至少6道审批手续、10多个工作日,在我们协调下,通过联合审批、现场勘查,只用2个小时就达成了一致意见。二是建立统一预约服务制度。对列入市重大项目推进表的项目、投资总额在4000万人民币或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因实际困难确需在特定时间内办理的项目,企业或群众可以预先向中心提出申请,约定时间为其服务。今年以来先后为江苏统万酿造有限公司、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等96家企业提供了及时、快捷服务。三是完善市县(区)中心联动机制。积极帮助指导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四县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县区中心运行和管理水平,先后组织工商、环保、外经、 发改委 审批部门集中到东海县开发区、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实行上门服务,对县区企业服务做到100%有回音。四是推进企业集中联合年检。组织 工商局 、外经局、外汇管理局等7个部门集中在审批大厅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以前要跑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现在不出大厅就可快速办结。

4.加强监管,推进招投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加大招投标监管力度,认真推进统一进场交易、统一报名登记、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评委抽取、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接受监督的六统一落实工作,严格执行招投标市场准入清出制度,继续贯彻落实政府投资500万元以下招标项目实行资格后审制度,完善行业办评先机制,不断加强对行业招标办的监管力度,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入场交易应公开招标的项目公开招标率达到100%,公开招标项目每标投标人6.22个。是加强招标投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招投标中心的各项软硬件建设,及时更换网站板块内容,继续使用IC卡投标报名管理系统,确保评委语音通知系统的正常使用,积极开发融合监管机构、招标人、中介机构、投标人及招投标中心于一体的招投标监管与服务电子政务系统。是积极参与港口项目招投标管理,代港口管理局草拟了《港口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与实施工作意见》,明确港口建设项目招投标主体,理顺管办关系,从机制上将监督人与招标人彻底分离,为建立统一规范、运行高效的港口行业招投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

5.科学规划,认真做好新行政服务中心筹建工作。一是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布局合理、设计美观、功能科学、实用经济的原则研究新中心建设方案,全力做好筹建新中心的相关工作。二是根据新行政服务中心的楼层分布现状和建设审批中心、招投标中心及软环境投诉中心三位一体大中心的工作需求情况,并报市领导同意,商定新中心功能区域分布方案。三是在组织相关设计单位人员外出参观考察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新中心平面图的深度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委托博瑞工程招标有限公司代理施工招标相关工作。四是初步完成新中心智能化建设方案。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新中心智能化系统,在注重系统先进性的基础上,我们特别注重与市电子政务内、外网系统的融合,在向市纪委汇报后又与市政府办电子政务中心、市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确定了新中心计算机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目前新中心施工招标正在紧张准备之中,计划于 1225前完成二次开标

6.以人为本,推进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一是成立机关党委。为更好地发挥审批中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经市级机关工委批准,我们成立了机关党委,下辖八个支部,进驻审批中心各部门的窗口工作人员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入机关党委。二是深入开展抓住历史机遇,服务跨越发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讲座、召开专题学习会、参观学习等形式,使大家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审批服务水平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值班日志制度,重新修改完善了《优秀服务窗口评选办法》、《服务标兵实施方案》等,在中心大厅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形成了和谐团结、竞争有序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了大厅的自我管理机制,带动了中心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四是全面加强中心文化建设,通过兴趣小组开展了计算机技能比赛、摄影展、篮球赛等多项活动,从学习、文体活动、思想教育等诸方面着手,构建中心的特色文化,打造服务品牌。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总体上是好的,发展势头也比较好,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结束以后,少数单位对中心窗口的重视程度下降,四到位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二是中心的项目集中度不高,一站式服务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受诸多因素影响,东部城区招投标项目还没有进招投标中心规范操作,招投标六统一落实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