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赣榆区开启“榆快办”数字转型新征程
来源:赣榆区数据局 发布时间:2024-12-31 16:30 浏览次数: 字体:[小] [中] [大]

今年来,赣榆区聚焦数字化建设,主动破除信息壁垒,加强数据汇聚共享,持续探索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创新路径,形成数字政务治理新格局。

一、数据赋能,构建智慧政务新生态

数字强驱,建设政务服务“智慧中枢”。梳理可全程网办事项清单92项,全面启用“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累计办件3156件。借助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30余个重大项目完成签约信息推送、指标综合研判、项目统计分析。聚焦“云、网、数、用、安”深度融合,实施政务信息化项目联审制度。组织联审16家单位18个项目预算金额5376.21万元,节约财政资金277.07万元。延伸对接公安、交通、住建等21家单位43个信息系统,开发森林防火、扫雪除冰、防汛抗旱、排水防涝、安全生产等5个应急指挥场景,打造数据发展驾驶总舱。跨域协同,贯通企业登记“高速通道”。结合苏鲁交界海鲜电商产业活跃,企业跨省通办业务需求旺盛实际,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苏服办”APP、山东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实现赣榆-岚山“海产品(海鲜)电商一件事”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2024年共办理海产品(海鲜)电商“一件事”58件,其中赣榆区26件、岚山区32件。限时办结,设置审批进度“守护卫士”。依托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发赣榆政务服务“限时办”系统,取(叫)号量、办件量、办理时间、办件进度等数据全程可视。52项高频承诺件平均办理时长压缩79.5%,“个转企”等办理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

图片1.png


二、协同联动,打造政务服务共同体
会商会办,铸就破解难题“攻坚利器”。围绕生态、能耗、土地、产业链定位等共性要素,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为新海石化润海仓储罐区及管道项目、中燃LPG库区项目等20余个重大项目解决规划设计、评估评审、临水临电、施工许可、规划核实等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印发《赣榆区建设项目“容缺办理”运行机制》,受理容缺办理事项264件,国诚广场等一批项目得以提前开工。整合中介服务、专家评审、现场勘察等全事项纳入工改系统,为源点新材料、东磁新能源等项目完成“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模式化审批,压缩审批环节66.7%,压减申请材料65.7%,节省办理时间50%以上。2110,当好企业发展“贴心伙伴”。推行“2110”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区纪委监委嵌入督查,助企纾困“不马虎”。全年受理“2110”企业诉求373件,按时办结率100%。综合查一次,激活产业减负“有力保障”。推进跨部门“综合查一次、一次查综合”,落实扫码入企、全程留痕,编制公布103项联合检查事项清单、159项单独检查事项清单,实现“检查事项清单化、清单之外无检查”。区农业农村局等7部门将监管力量整合至一个科室,区市场监管局等22部门将监管工作由一个科室统筹。2024年减少重复检查2300余次,检查降幅达48%。

图片2.png


三、优化提升,打磨“榆快办”金字招牌
创新路径,推动村级证明“云端开具”。在省内首创村级证明“云开具”模式。推动取消村级证明23个、核减重复证明26个。依托苏服办、我的连云港APP,上线标准化村级证明模板29个,实现村级证明指尖申请、云端审核、实时反馈,打破办件时空限制,大幅减少群众跑动次数和等待时间。服务前移,送上材料预审“暖心礼包”。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不动产服务前移咨询台及不动产综合业务窗口5 个,配套终端证明查询一体机,提供自助填写表格和材料上传服务,为企业群众提前预审材料,缩短排队等候时间60%,全量业务平均办件时长仅0.06天。锤炼队伍,筑牢为民办事“品质基石”。举办赣榆区“数据讲堂”2期,全员学悟全省数据局局长培训课程精华;邀请常州市新北区数据局领导授课,学习前沿数据知识,提升数据工作思维。组建各镇(园区)帮代办、招商人员协同服务队伍,助力企业节省办事成本。组织开展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促进政务服务队伍专业化发展。

图片3.png


下一步,赣榆区数据局将秉承数智发展理念,在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协同化水平上持续发力,不断向“企业更方便、群众更满意”目标前进。